本网记者 曾子夏 通讯员 马素颜 范月圆
日前,记者从北仑资规分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区已形成《北仑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北仑国土规划大纲》初稿。至11月,国土空间规划“三线”划定中,生态保护红线已划定并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初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方案。同时,我区被省自然资源厅列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全省试点,为宁波市唯一县(市、区)。对26项重点专题研究和28项专项规划,实行挂图作战,基本完成初步成果。
至此,全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已基本成型,这将对全面提升我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具有积极作用。
2019年9月,我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此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范围为北仑区行政范围,包括陆域和管辖海域。规划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北仑资规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究竟怎么编,并没有成例,各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为此,我区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和学习调研,并多次开展内部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重点围绕我区实际情况,拟定了《北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通过开展北仑区第三次国土调查、规划实施评估、交通调查等工作,摸清了我区建设用地“家底”,理清了空间底图底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甬舟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布局研究等26项重点专题研究和海岸带开发与利用、综合交通等28项专项规划,明确区级各部门具体任务和时限要求,实行挂图作战,由分管区领导牵头,推进编制进度。
“国土空间规划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而提出的关键举措。”上述负责人介绍,我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多规合一”,将原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多规合一”,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同时,在编制中坚持底线思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空间管控边界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对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协调区域、城乡、陆海、地上地下等关系,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国内国际重大形势影响,国家对守牢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到工作中,就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同时,加大实践和探索力度,放大格局、开阔视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为未来发展赋能。”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悉,下一步我区将深入贯彻上级决策部署,针对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政策划定不同的应对方案;积极谋划新增用地空间争取上级支持;继续推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谋划省、市、区各级重大交通项目;以“优增量、盘存量”为导向,促进存量土地利用水平;并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省级试点工作,建立数字监管平台,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并实施严格监管。通过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布局。
|